中国日报11月28日电 11月28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的持有单位,暨南大学举办了《文明的回响》系列专题讲座。该讲座第一讲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非洲优先及对外联络部门亚洲和太平洋关系部主任安德烈·切韦寥夫(Andrei Chevelev)担任主讲嘉宾,做了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全球治理”的专题讲座。
讲座前,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为安德烈·切韦寥夫颁发了暨南大学客座教授证书。这是暨南大学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伊莲娜·博科娃之后,再次聘请该国际组织的著名官员为客座教授。
林如鹏致辞表示 ,学校坚持用文化联结海内外华侨华人,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建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学校重点加强涉侨学科建设,深入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打造涉侨高端智库群,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构建中华文化海内外传播的“孵化器”,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暨南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其作为文化交流和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角色,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安德烈·切韦寥夫致辞表示,作为暨南大学新的客座教授,将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与暨南大学开启一个坚实的、共赢的、高效的合作。还将组织关于外交或国际关系、联合国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实践等方面的课程。
在讲座中,安德烈·切韦寥夫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范畴与工作机制,通过剖析其在全球外交和治理领域的复杂参与性,着重分享了文化部门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历程,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工作,如何应对当代各国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讲座总结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在全球发展中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教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对暨南大学教席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教席团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安德烈在讲座中还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教席和姐妹网络计划(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解释了教席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全球引领作用,同时对暨南大学于2022年10月获得的教席——“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价值和全球示范性作用给予了赞赏,同时对教席对于保护与推广传统手工艺,开展针对青年与女性手工艺人为中心的培训教育项目,针对该教席提倡的传统手工艺技术与现代创意设计跨界融合,跨学科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教席是“中国通往世界的一扇窗”。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教席将严格遵循与教科文组织的合约,致力于完成设定的目标和任务。强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深度合作,共同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在全球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国际交流与创新发展,展现中国智慧。通过教席的工作项目,培养富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为全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