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农科“院士天团”正式进驻黄埔。11月20日,隆平院士港院士进港活动暨农业创新发展基金设立活动在广州举行。袁隆平、谢华安、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等首批院士团队进驻,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现场揭牌,隆平院士港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黄埔军校”迈出关键性一步。
由袁隆平院士倡议发起的广州市隆平院士港农业创新发展基金于当天正式设立。袁隆平院士本人以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的名义捐赠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广东鼎龙集团向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相关资金将为隆平院士港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五大院士团队进驻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和你们一样怀着期待的心情,期待签约院士顺利进港,尤其期望院士港农业创新发展基金会的设立取得圆满成功。”致辞视频中,袁隆平院士对隆平院士港未来发展充满期许。
隆平院士港选址黄埔长洲岛,通过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设立一流农业科研院所,搭建技术转化和交易平台,形成农业科技项目孵化中心和农业高科技企业集聚区,构筑政府、院士、企业间联系桥梁,促进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黄埔军校”。
袁隆平院士表示,隆平院士港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的无私奉献下,将为推动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当天活动现场进驻隆平院士港的院士团队含金量十足,堪称现代农业科学界的“院士天团”——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从事杂交稻育种研究,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交配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长期致力于农业机械化研究,在水田精准平整技术与机具、农业机械导航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邹学校是中国蔬菜育种与资源研究专家,在辣椒优异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刘仲华是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在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茶与健康及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研究领域造诣深厚。
“隆平院士港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引进高端的农业科技资源,科学开发岛上资源,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谢华安院士表示,“农业生产关系方方面面,应该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通过这个地方孵化出更先进的技术,为农业起到科技支撑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我相信黄埔区的农业科技产业会有一个新的春天到来。”邹学校院士表示,此次院士进驻,将会带来农产品品种、农业机械等多个方面最新技术的支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刘仲华院士也表示,要吸引更多专业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团队加入,依靠隆平院士港平台,一起推动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形成与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的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新格局。
在与会嘉宾见证下,谢华安、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院士在活动现场按下手模。上述几位院士的手模将和袁隆平院士的手模一起保存在院士港。
活动现场,谢华安、罗锡文等院士和与会嘉宾一起为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揭牌。三家研究院揭牌后将正式启动运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