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基层医疗 服务百姓民生

近年来,随着健康广东的推进建设,湛江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刘小权通过调研发现:  医疗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这导致了三甲医院看病难,出现一号难求、一床难求等问题;

优化基层医疗 服务百姓民生

来源: 湛江新闻网
2019-03-12 11: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随着健康广东的推进建设,湛江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然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而高精尖医疗技术人才紧缺、医务工作者工作强度大、医患关系紧张等也是突出的民生问题。

如何破题?如何满足基层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全国人大代表、遂溪县河头镇吾良村党支部委员、妇联主席刘小权通过调研,对症下药提出了建议。

基层医疗也要“寻医”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出在哪?刘小权通过调研发现:

医疗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这导致了三甲医院看病难,出现一号难求、一床难求等问题;

大型医院的部分专家教授常常满负荷超负荷工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身心疲惫,存在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隐忧;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的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群众不信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病小病都到城市大医院看病,导致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床位空置,而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

基层医疗为何出现困局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长时间的调研摸底,刘小权找到了医疗困局的成因。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因为工作生活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和医疗设备等原因,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下沉到基层、一线单位去工作。

其次,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和医疗设施设备、医疗服务能力等,与群众健康需求尚有一定差距。这影响了普通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信任,导致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经营困难。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品种数量相对较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药品基本上是国家基本药物,与群众期望的“好药”存在差距,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为基层医疗“把脉问诊”

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精准治疗、药到病除。

为了根治基层医疗存在的“疑难杂症”,刘小权建议,首先,要利用政府职能出台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住房、子女入学、薪酬待遇等方面优待政策,让基层医疗机构有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条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她还建议,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设施设备建设,给优秀人才在基层发挥能力水平的空间;按照功能定位,实施分级诊疗,医保根据分级诊疗原则实行阶梯式报销机制,报销比例往基层倾斜,尤其是向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倾斜,引导和鼓励患者到基层看病;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记者张永幸 何有凤)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