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鼠疫疫情严峻 检验检疫部门健康提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19 15:13:00
分享

今年8月以来,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爆发鼠疫疫情,截止到10月13日,共报告各型鼠疫561例,导致57人死亡。该国每年都有鼠疫疫情爆发,爆发期一般为每年9月到次年4月,但今年首次在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持续发现病例,且70%的患者为肺鼠疫。

鉴于马达加斯加鼠疫疫情严重,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升预警级别为橙色2级预警,公布鼠疫病例感染者地区为马达加斯加和塞舌尔,并将南非、莫桑比克、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科摩罗、留尼旺岛6个国家认定为鼠疫暴发高风险区。为保护在马达加斯加中国公民健康安全,防止鼠疫输入我国,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我国前往和居留在上述地区人员注意:

一、尽量减少赴有病例报告地区以及有动物源性鼠疫活跃地区的旅行,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及其尸体。

二、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防止跳蚤叮咬,避免与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病人的接触,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不参加当地人的葬礼。

三、如怀疑已接触肺鼠疫患者,或在鼠疫流行地区被跳蚤叮咬,可服用药物进行预防,药物可选用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等。

四、在本次鼠疫疫情宣布终止前,赴马达加斯加旅游、投资、工程管理和劳务人员如需归国,且归国前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推迟回国行程,及时在当地就医;回国人员如在回国后9天内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自我隔离,报告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就诊,并告知医务人员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文/蔡雪妍

附:鼠疫相关知识介绍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野生食肉类动物、家畜等自然染疫鼠疫的动物和肺鼠疫病人(腺鼠疫病人腺肿破溃时也可传染),通过跳蚤叮咬、接触染疫动物传播和肺鼠疫患者或染疫动物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鼠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6天,多为2至3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临床上主要有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型鼠疫等类型。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热。头痛剧烈,有时出现中枢神经性呕吐、头晕,呼吸促迫,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重症病人早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不清,昏睡,狂燥不安,谵语,步行蹒跚,颜面潮红或苍白,有时甚至发青,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

原发性肺鼠疫还有呼吸道感染的特有症状。潜伏期短、发病急剧,恶寒,高热达40~41℃,出现血痰。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故有“黑死病”之称。

继发性肺鼠疫在发病之前,有原发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症状。当继发肺鼠疫时,常表现为病情突然加剧,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随之咳出鲜红色血痰,痰中含大量鼠疫菌,可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

(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