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澳食品将全面实现信息化溯源管理
记者近日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简称“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目前该局辖区供港澳蔬菜已全面实现信息化溯源管理,并将逐步推广到鲜奶等供港澳食品。广东检验检疫部门打造“互联网+供港澳食品”监管新模式,进一步创新供港澳食品监管手段,不断提高供港澳食品安全质量,继续引领内地食品产品质量提升。
供港澳蔬菜溯源管理系统,是广东检验检疫部门贯彻落实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供港澳食品溯源管理的一个成果。从2013年起,广东检验检疫局开始自行开发和应用供港澳蔬菜溯源管理系统。前期在供港澳蔬菜业务量相对较大的东莞、增城、番禺进行试点,陆续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从今年4月1日起在广东局辖区内全面推进供港澳蔬菜信息化溯源管理,目前已覆盖21个分支机构、46家加工企业、245家种植基地。
供港澳蔬菜溯源管理系统是在健全完善供港澳蔬菜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溯源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推进供港澳蔬菜信息化溯源监管,做到质量可控、来源可溯、流向可查。该系统实现了供港澳蔬菜从“田间”到“口岸”的全链条电子化质量溯源无缝对接,涵盖了蔬菜原料基地信息、供货情况,生产加工企业信息、出货情况,以及企业对农残、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测数据、检验检疫机构抽检数据,以及各分支机构企业分布情况、供港澳蔬菜业务量等。
供港澳蔬菜溯源管理系统不仅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信息化手段,而且为供港澳蔬菜加工企业提供了日常管理的便利。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和免费使用该系统,通过电脑输录种植、施药、检测、供货等各类溯源信息,避免繁杂的手工记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溯源信息的规范化。目前该系统受到供港澳蔬菜加工企业的一致好评。
为了进一步提升供港澳食品信息化管理水平,广东检验检疫局目前逐步将供港澳蔬菜溯源管理电子化复制推广到其他供港澳食品,并综合运用风险控制、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打造“互联网+供港澳食品”监管体系。该体系围绕信息、管理、服务三大核心,全面整合产品、企业和监管信息,全面覆盖供港澳食品业务类型,全面推动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在此基础上,与香港、澳门共建供港澳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及时交换食品安全信息,形成数据共享,实现“资讯互换、技术互享、通关互畅、监管互助”。
近期,有关“互联网+供港澳食品”的调研工作已在供港澳食品较大的地区(如东莞、肇庆)展开。以供港鲜奶为例,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供港鲜奶占全国供港澳份额的100%。实施“互联网+供港鲜奶”,通过实时采集养殖场贮奶罐温度、奶槽车的温度和出境运输路线,录入微生物检测数据及品质指标,建立冷链运输实时监控体系,建立人机交互监控体系, 可以通过地图和GPS跟踪显示奶槽车实时位置,可以实时监控贮奶罐温度和奶槽车温度曲线,微生物检测数据和对碰情况等。运用“互联网+” 对供港鲜奶实施全程电子化监控和溯源管理,将实现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港澳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对碰。
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是供港澳食品的主要来源地,目前有供港澳食品备案种养殖基地800多个,加工企业650多家,各类鲜活食品农产品约占内地供港澳比例的60-90%。目前,该局每天检验检疫供港澳蔬菜1600多吨、冰鲜冷冻家禽约16.5万只、水产品190多吨、鲜奶50多吨,以及包括数十个品种、总量1000多吨的深加工食品等,年均批次达27万批,重量150多万吨,货值近23亿美元。
供港澳食品是我国出口食品中一个“特殊”的类别。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供港澳食品连续保持了20年安全、高质、稳定和顺畅供应,为保障港澳社会民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广东检验检疫局供港澳食品已建立起从“田间”到“口岸”的全链条严密监管体系,构建了以“三驾马车”(强化主体、全程监管、合作共治)为核心的供港澳食品监管模式,供港澳食品已实现“零等待”即时顺畅出境,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9%以上。20年来,在这套监管体系下,供港澳食品不单满足了港澳市场的需求,获得港澳方面的高度评价,而且在内地引领培育出一批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管理水平的食品生产企业,并带动了行业发展,推动了质量提升,供港澳食品以其“优质安全”的口碑同时在内销市场受到消费者热捧。
打造“互联网+供港澳食品”监管体系,是广东检验检疫局顺应潮流、审时度势,结合自身业务实际,融合“互联网+”、信息化溯源、质量提升三大理念,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力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和质检总局部署要求,继续全力保障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供港食品农产品监管和服务方面继续创造经验,改善食品供给、提升食品质量、引领质量提升,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推荐